• 九十年代后期,我上小学的时候,学校资源匮乏,纸都不多。打印机,复印机不是那个年代的东西。

  • 作业只有练习册,接触到的题目就那么多,想做题海战术都没有,记得到初中的时候好点,有比如「点拔」这样的辅导书。

  • 三、四年级的时候数学老师给当时班上的前几名「加餐」,额外出一些类似奥赛的数学题。那是写在便签纸上,类似这样的吧。 xinzhi

  • 具体的操作是这样。在便签纸上写之前老师在下面要放上两张便签纸同时每张上面放上复写纸(脱蓝纸),类似这样的吧。通过复写纸达到了复印的效果。但是老师写的时候需要很用力,这样才能保证下面第二层的便签纸上的字能够看见,但又不能太用力,否则会导致书写的纸被划烂掉。 fuxiezhi

  • 每次放学后老师会把这三份额外的作业题交给三个人。我记得是班长、副班长、和学习委员。每次发题的时候老师都会说一句:「最上面的清楚,最底下的可能有看不清的点,你们相互问一下,你们几个轮流着拿这每一层的纸,这样不会每次都是一位同学拿到最下面的」。在还没有做题之前,老师先给我们上了公平这一课。

  • 我有几次是拿到了最上面的原版手写纸,上面的题目是什么,我早已记不得了。如今依然萦绕脑海的只有字里行间的笔迹,还有用手托起纸以后纸背面的毛刺扎手的感觉。那新出的题,我还没有抚平纸在上面写答案。

  • 科技日新月异,有了 Email。

  • 这个年代,我们把这样看似繁笨的操作简化成了:CC (Carbon Copy)。少了纸张,也少了 CC 的限制。当年可能因为手写复印的限制导致没法复印出更多的题目,这就是那个时代的灰尘掉到了彼时第四名的头上。

  • 现状就是现在的学生对纸不重视,对题目不重视,更不知道背后出题的老师。因为一切都太多,太快,和与之成对的太少的代价。

  • KFK 预言说在未来,由于电子化,纸质的书籍会越来越少。那时候我们现在习以为常的纸张,书本和日常使用都会变成历史,也会是一种享受。